welcome to our design world
Wednesday, April 23, 2008
柔軟包覆身體的建築
最近只要走到青山通或原宿周邊ㄧ帶,就會遇到以半透明的布覆蓋身體、像船帆那樣地駕馭著風、而在街上遊牧著的女孩子們。這些布料是有著各種不同顏色的薄蕾絲、印有閃耀著金屬光輝的金、銀色民族風圖騰、輕軟蓬鬆而幾乎讓人感受不到布本身的存在。當這些布被陽光照射到而閃閃發光時,甚至會讓人感覺有如快要飛舞到空中裡似的。像這種在身上裹著好幾層薄紗的少女們的姿態,當然算ㄧ種新的時尚,不過與其說是那些衣服,還不如說是可以感受得到溫柔包覆著這些女孩子們的皮膜下隱約存在的空間。這些流行,無疑是來自於將sari(印度女性常用來裹身的長布)纏在身上、以面紗(veil)將頭完全蓋住的伊斯蘭與印度女性們衣裳的啟發。因此在東京的街上漫遊行走的少女們就宛如遊牧的少女們。在很久的從前,我就覺得那些伊斯蘭的女性們,和穿著衣服的我們該是帶有著完全不同的獨特空間感的吧。雖然說將頭完全用布覆蓋住毫無疑問的會是基於宗教上的理由,不過確實也能保護身體免受於沙漠的砂與風,或強烈太陽光的侵襲。然而,從小就被好幾層布所包裹起來的這個身體,除了是以衣服纏繞之外,讓人不得不把這個習慣與那肯定是與處於小小的家屋中的內部感覺產生聯想。這個獨特的內部感覺,不也和那種將身體窩在ㄧ人坐椅裡被擁抱、溫柔而安穩的情感是很接近的嗎。相反地,在進到作為伊斯蘭女性們生活的重心、亦即以日晒製成的磚所堆積起來的家屋裡時,與其說是在家裡,還不如說讓人感覺彷彿是身處於從頭頂到腳底完全覆蓋住身體的那塊布的內側裡似的。他們的家是基於皮膚的感覺而蓋到這樣的程度的。在塗滿批土的牆壁上刻滿的圖樣是與布相同的幾何學模樣浮雕(relief) ,然後以茅草編製的如同斗笠般之天花系統則以帶有美麗顏色的布料來裝飾其邊緣。這個空間就宛如纏在這些女性身上的布反過來浮到空中似的。也就是說,構成住宅內部的空間也像ㄧ塊布那樣地溫柔地包覆著身體。在這裡的天花、牆壁、棚子、窗戶、地板,全都像是身體或衣服的延長,完全不間斷地圍繞裝飾著身體。試著這麼想的話,那麼包覆著在東京街頭遊牧的少女們的布,也已經超越了時尚與流行的這個語言,可以隱約看到這些女孩子們的內部萌生了獨自內部感覺的些許蛛絲馬跡。然後,那並不是ㄧ個能夠最快速加以整理的系統模式,而是超越了自我顯示之符號的層次,而讓人感受到多ㄧ點的,自己的自由與享樂。若將去到大學、或者是在餐廳裡只有女性看起來比較活潑而具有生命力的這個現象,視為是這些透明的布所創造出來的自由與輕快所帶來的結果會否太過火了些呢。雖然說男性們終於也漸漸地從猶如硬殼般的西裝模式中被解放,然而產生出內部感覺的這個層次倒還差得遠,不過只是偶爾試著穿著比較寬鬆的西裝或襯衫在街上走的話,自己也曾經發覺有過輕鬆到不可思議之程度的經驗。西裝將身體包裹起來時產生的那種身體的張力因而喪失,而得以沉浸在伴隨著奇妙的脫力感的好心情當中。男性也該更加體會這種以ㄧ塊布所創造出來的舒服的空間啊。在衣服喪失了樣式、並消失了形態的更遙遠的從前,東京這個城市早就已經喪失了它的形了。就像是街景的這類語言在這個城市並不帶有任何意義的那樣,相鄰的建築物完全毫不相關,只是很暴力地相互顯現出自己的主張。在這個茫漠廣闊到令人不知所措的空間內部中,任誰都無法掌握住其全體形象。然而,在這個甚至連混沌的極致都能見得到的城市裡,只有以輕薄的布所包覆的柔軟皮膜是可以被感知的。走在主要的街道上,雖然各建築的立面與看板林立得亂七八糟,商品也堆積如山,不過在面對通道的空間,卻以如同貼上絲綢的手工藝品(patchwork)般漂亮的螢幕覆蓋著。各式各樣的立面、展示櫥窗與霓虹燈標誌,就像貼在螢幕上的刺繡與印刷出來的圖騰那樣,將這個皮膜的表面裝飾得閃閃發光。在這裡,我們就彷彿也完全浸泡在柔軟而沒有形的內部感覺裡。都市空間日漸地喪失了他們的形,而逐漸變成散落著光和音的裝飾之片斷的萬花鏡般的虛無空間,還有覆蓋在我們身上的衣服也喪失了形,而化成柔軟的布片逐漸漂浮到空中,那為什麼只有建築仍然毫無改變地持續閉鎖著那個硬殼,而持續主張著作為形態之存在的顯露呢?在過去如同衣服那樣包覆著身體、作為身體之延長存在的居家空間,都切斷了其連續性,因著成為與身體彼此面對的存在而得以建築化。到那為止的創作行為,特別是建築設計的行為,都是將空間不斷地從自己的身體割離開來作對象化的經營。藉由將和身體同化、溶融的那種柔軟的空間進行固化、對象化、抽出、形式化、構築的動作而建立起作為建築的這個光輝存在的地位。直到現在,不也還有很多的建築家們在某處持續地作著這樣的光榮之夢嗎?只有建築現在還好好地繫著領帶,以堅硬而頑固的歷史之殼的西裝包裹著身體,而帶著與外界對峙的態勢。這樣的建築再怎麼看,都是難以說是適合那些遊牧的少女們的吧。像覆蓋在那些少女們身體上通透的布般輕盈、閃爍著金屬的光輝的家難道是無法蓋得出來的嗎。無論在任何時代,都ㄧ定存在著那個時代最令人感覺舒服的空間。而那樣的空間肯定是會和今日的衣服、家具ㄧ直到都市空間為止都相連在ㄧ起的。這種漂浮在空中、如同柔軟的布而沒有形的空間,不才是真正適合那些少女們的住宅空間嗎? 擷取自:伊東豐雄建築論文選:衍生的秩序
Where I've been travel
About Me
- Flora。T
- LA, CA, United States
- 莫名其妙從台北到LA..... 莫名奇妙又從LA到新加坡.... 又莫名其妙從新加坡回台灣....